中国东南部山脉 世界地质公园 国家AAAAA级景区
文章摘要
雁荡山,简称雁山、雁岩,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东南第一山”之誉,位于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雁荡镇燕山路88号上。
分为南雁荡山和北雁荡山,瓯江断裂以北称为北雁荡,以南称为南雁荡。主峰为百岗尖,海拔1057米,总面积450平方千米。
分灵峰、灵岩、大龙湫、三折瀑、雁湖、显胜门、羊角洞、仙桥八大景区,有500多处景点。
地质景点共统计260处,其中火山岩底层类33处、地质地貌类167处、(古)地质灾害类2处、生态景观资源33处、地质文化史记类25处。
雁荡山大尺度的奇特景观形象,给诗人、画家、文人学士以强烈的美感和灵感。于此赋诗作画,留下大批作品,其中诗词5000多首,以及龙鼻洞等400多处摩崖石刻,还有南阁牌坊等历史古迹。谢灵运、贯休、沈括、徐霞客、康有为、张大千、沙孟海、潘天寿、郁达夫、郭沫若、邓拓、舒婷等都留下了诗篇和墨迹。
2005年2月12日,雁荡山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审,跻身“世界地质公园”行列。2007年,温州市雁荡山风景名胜区被评定为国家AAAAA级景区。
历史沿革
雁荡山形成于一亿二千万年以前,是环太平洋大陆边缘火山带中一座最具完整性、典型性的日至纪流纹质破火地,历经的四期火山喷发造化了雁荡山雄奇壮丽的景观。开山凿胜始于南北朝,兴于唐,盛于宋,文化底蕴丰厚。南朝时期,梁国昭明太子在芙蓉峰下建寺造塔,为雁荡山开山之始。
唐代时期,西域高僧诺讵那因仰慕雁荡山“花村鸟山”之美名,率弟子三百来雁荡山弘扬佛教。其人被奉为雁荡山开山鼻祖。至宋,雁荡山开发规模逐渐增大,共建有十八寺、十院、十六亭,为雁荡山发展鼎盛时期。
位置境域
雁荡山位于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雁荡镇雁山路88号,地处北纬27°50′—28°30′,东经120°27′—120°41′。
分为南雁荡山和北雁荡山,瓯江断裂以北称为北雁荡,以南称为南雁荡。主峰为百岗尖,海拔1057米,总面积450平方千米。
北雁荡山为括苍山山脉的南缘余脉,自北部台州市大寺尖起,到东南部望海岗止,后急转向永嘉、乐清县界延展,海拔由1000米上下逐步下降至500米上下,是楠溪江和经流入海各河流的分水岭。
地势西北高,南东低,山势呈东北—西南走向,山脉西北部以抬升作用为主,丘陵连亘绵延起伏,属于剥蚀中低山区,平均高度800米左右;东南部以沉降作用为主,属于丘陵平原区,平均高度5—6米。南雁荡山为洞宫山余脉,南从福建省福安县入境,后经泰顺、苍南、瓯海、瑞安、平阳、文成6个县(市、区),被飞云江、鳌江所分割,而形成大小不一小的山间、河谷盆地。
地理环境
地质
雁荡山是亚洲大陆边缘巨型火山带中白垩纪火山的典型代表,也是流纹岩浆喷发的大型破火山。雁荡山古火山来源于板块运动:在中生代时期,太平洋板块(称古太平洋)向亚洲大陆板块俯冲过程中,挤压摩擦产生热能,使上地壳和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岩浆。当有断裂通往地表时,岩浆就沿着这一通道上升到地表,火山就喷发了。在经历火山爆发、塌陷、复活、隆起的过程后,岩浆覆盖在原始地貌上,岩浆中的流纹岩成为了雁荡山的主要地质。
地貌
雁荡山属于浙东南中低山、丘陵区,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为低山丘陵,东部与乐清湾相接,为海积平原。山脉多呈东北—西南向分布,海拔一般500到600米。雁荡山地貌分三类:第一类是中山,海拔大于800米,主要分布在地质公园中央部位,西自雁湖,东至百岗尖—乌岩尖,构成分水岭。岩性为破火山中央侵入体一石英正长岩;第二类是低山,以岩性分三种。第一种,岩性为雁荡山火山第三、第四期喷发的凝灰岩,熔结凝灰岩。受到NEE向断裂或劈理的作用,常呈锐峰、象形山(石)或由柱状节理组成的石柱山和V型峡谷。海拔在600—800米。第二种,岩性为雁荡山火山第二期喷溢的流纹岩。由3—5个岩流单元叠置的巨厚流纹岩层,是构成雁荡山风景地貌的主体。主要有叠嶂、方岩、石门、柱峰、岩洞、天生桥与峡谷。海拔在600米以下。第三种,岩性为英安质(低硅)熔结凝灰岩,构成的山体坡度较缓,缺乏陡的岩壁,发育V型谷与涧溪,局部有象形石。处地质公园外圈,呈半环状分布。第三类是平原,分河谷冲积平原,分布于河流沿岸;洪积平原,分布于山间小盆地;海积平原,分布于沿海地带,常构成滩涂湿地。
水文
雁荡山山体基本是致密的火山岩裸露,土壤层很薄,积水面积较小,基本没有含水层,大量降水都通过地表水流走了。大龙湫的水源补给来自龙湫背,上游流域面积仅0.98平方千米。没下雨时,大龙湫只能依靠不到1平方千米的地下水进行补给,一旦降雨少了,没有地下水补给,溪流就会变干,瀑布也会变小。雁荡山900米高度上有一层很厚的风化作用形成的疏松岩石与土壤,地学上称作风化壳,大龙湫源头流域和雁湖底层都有这层厚厚的风化壳。风化壳的作用就像海绵,起到蓄水的作用。雁荡山水系多呈放射状、树枝状分布,自西而东注入乐清湾,较大的有大荆溪和清江。
气候
雁荡山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气候温暖,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3.5℃,最冷一月平均气温5—7℃,极端最低气温-7℃,最热7月平均气温27℃,极端最高气温33℃,平均无霜期269天。雁荡山年平均降雨量1935.6毫米,年最大降水量2127毫米,平均相对湿度77%。季节性降雨明显,夏初5—6月梅雨季节,阴雨连绵,雨量占全年的26—28%,7—9月受台风影响多雷阵雨或大暴雨,雨量占全年33—40%,平原谷地易受水灾。主峰海拔1056.5米,有阻挡北来寒潮作用。雁荡山云海平均日数随季节发生变化。春季(3—5月)云海出现日数最多,秋季(9—11月)最少。春季平均云海日数50.89天,最多为70天(1960、1973、1980年);秋季平均云海日数32.02天。
主要山脉
雁荡山除雁荡山主体山脉外还包括苍山支脉,整体按地理位置不同可分为北雁荡山、中雁荡山、南雁荡山、西雁荡山(泽雅)、东雁荡山(洞头半屏山)。
东雁荡山
东雁荡山面积0.95平方千米,东部沿岸断崖峭壁,犹如刀削斧劈,山成半片,直立千仞。连绵数千米的绝壁依次展开惟妙惟肖的迎风屏、赤象屏、孔雀屏、鼓浪屏等巨幅岩雕画屏,是中国最长最大的海上天然岩雕,被誉为“神州海上第一屏”“海上天然岩雕长廊”。
西雁荡山
南雁荡山
北雁荡山
中雁荡山
自然资源
生物资源
雁荡山有种子植物160科1248种(包括引种栽培植物)。其中裸子植物9科29种、被子植物151科1219种。这160科1248种种子植物中,木本植物有730种,隶属于105科303属,以及大量的草本植物。其中数量较多的有蔷薇科、豆科、樟科等分别占总种数的9.9%、5.5%、4.5%。属中国一、二级保护的树种有南方红豆杉、银杏、水杉等20种,雁荡润楠、雁荡三角槭等均为特产树种。
物产资源
雁荡山历来物产丰富,植被茂盛。北宋大中祥符年间建造玉清昭应宫时,雁荡山是提供建筑木材的基地之一。在明代,冯时可的《雨航杂录》中,已有“雁山茶与观音竹、金星草、山乐官(鸟)、香鱼为五珍”的记录。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纂辑的《广雁荡山志》的物产卷中,列“茶、蔬、果、木、草、花、药、禽、兽、鱼、介”等十二目,记载各种物产共计八十五种。
矿产资源
主要景点
雁荡山开发时间悠久,风景资源丰富,人文景观也颇具特色。据旧志书记载,计有十八古刹、十院、十六亭、一百零二峰、四十六洞、六十一岩、八谷、十四嶂、十岭、十三溪、十七潭、十三瀑、七门、一桥、二湖、六坑、四水、四泉、二十六石等门类,此外还有一些不入门类的景点未统计在内。根据地名普查所出的资料,与旧志书所载又略有不同,共计有景目五百五十多个。历史上,人们根据山岭走向把全山分为东外、东内、西外、西内四谷和南、北二閤六大景区。后来一方面因全山景区范围的扩大,另一方面根据游人脚步和景目分布范围划分为八大景区,分别以各景区内的主景点名称命名为灵峰、灵岩、大龙湫、雁湖、显胜门、仙桥和羊角洞景区,其中大龙湫、雁湖、显胜门、仙桥景区的的范围与所属旧名景区基本一样,只有东内谷和东外谷的景区划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是东内谷中分别以景点分布情况分设灵岩、三折瀑和灵峰三景区;二是取消了东外谷景区,将所属范围纳入灵峰景区;三是增设了羊角洞景区,旧志书曾将区内的双莲洞纳入东外谷,事实上双莲洞所在地距东外谷约二十里之遥,因此需独立设一景区。雁荡山地质景点共统计260处,其中火山岩底层类33处、地质地貌类167处、(古)地质灾害类2处、生态景观资源33处、地质文化史记类25处。
灵峰景区
灵岩景区
三折瀑景区
大龙湫景区
雁湖景区
显胜门景区
仙桥景区
羊角洞景区
历史文化
名称来历
雁荡,原意是指鸿雁栖息的水荡,说的是雁荡山西部高峰顶上的一个湖。旧《浙江通志》载:“雁荡山在温州府乐清县东九十里,高四十里,上有湖,方可十里,水常不涸。春雁归时多宿于此,故名。”这段文字既解释了雁湖之名的来历,也说明了雁荡山是因为雁湖的原因而提名。既名雁湖,叫雁荡另有一个缘由。
所谓湖,是指积水的大泽,而荡则是指既积水又长草的洼地而言。根据历史文献中有雁湖很早就已淤塞成芜田的内容分析,“雁湖”和“雁荡”应该是因自然环境变迁而先后出现的含义相近而又所区别的两个名词,历史上应该先有“雁湖”之名而后才被改为“雁荡”的。“雁荡”之名的出现,最早是为了替代已遭淤塞而长草的雁湖之名的,又后来,因为“雁荡”被用作了山名,雁湖也就恢复了原名。
历史上,“雁荡山”有时又被写作“雁宕山”。据《正字通》:“(荡)与宕通”,则是说“雁荡山”与“雁宕山”义同。但清乐清籍文士施元孚(1706—?)则有不同的看法:“荡以水言,宕以石言”,大意是说“雁荡山”者,是因为雁湖而言,说“雁宕山”者,则是因为山峰多石而言,可备一说。
民风民俗
乐清旧有的集市习俗一直沿袭至今,主要有:蒲歧每年九月初一到初五:大荆每旬三、六、九;虹桥每旬三初八;芙蓉每旬二初七:白石每年农历三月初十等。
乐清城乡灯会的表演项目有:南岳高跷,蒲歧抬阁、闹琼花、打千秋,石门狮子,高地滚龙,县东板凳龙,寺前首饰龙,苏吕档龙,鱼灯,河灯,马灯等。
乐清民歌很多,可分为:山歌(如“对鸟”“采茶调”“抛歌”)、田歌(亦叫“田诗问”或“田诗”,如“长工叹”“十二月叹苦”等)、渔歌(如“清江号子”“钓带鱼”“慎江号子”)、牧歌、儿歌五种。
乐清城乡流传的曲艺品种主要有“鼓词”“道情”“莲花”“斗歌(对口白)”“打花鼓”“双锤”“卖技”等。
民间艺术
雁荡山文化底蕴深厚,民间工艺源远流长,工艺美术品种繁多。乐清龙档、乐清首饰龙、竹壳雕、工艺编织、金漆圆木、石雕、象牙雕等几十个品种,各具特色,内容丰富。其中以黄杨木雕和细纹剪纸较为有名。
摩崖碑刻
特产美食
雁荡山特产有雁茗、香鱼、观音竹、金星草、山乐官(鸟),世称雁荡五珍。五珍中的雁茗,主要是指白云茶。香鱼,学名鲇鱼,有“淡水鱼之王”之誉。观音竹,茎小叶细,高约1米,为观赏植物之雅品。现几乎绝迹。金星草为药用草本植物。山乐官为一种鸟,形似金雀,其鸣声高低婉转,回响山谷,如山中乐队,故名。此外,还有诸如芝麻酥、花生酥、冬米糖、黑米酥等旅游食品和海鲜干货。
开发保护
游览区开发
截至2006年,雁荡山开辟了4片10区2带地质游览区和生态游览区。南片——地质游览、观光览胜精品片,内含4个景区,即灵峰景区10.2平方千米、三折瀑景区2.3平方千米、灵岩景区6.2平方千米和大龙湫景区4.5平方千米;北片——地质游览及农业观光休闲区,即仙溪景区2.1平方千米、显胜门景区14.3平方千米、仙桥龙湖景区17.2平方千米;西片——地质游览及观光览胜,即雁湖区石梁景区5.8平方千米和筋竹涧景区4.2平方千米;东片——滨海观光休闲,即合作塘滩涂观光休闲区2.3平方千米。
科学考察区开发
地质遗迹保护
生态保护
史迹保护
所获荣誉
时间 | 荣誉 |
---|---|
1982年 | 雁荡山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
2003年4月 | 雁荡山获评市级地质公园。 |
2003年5月 | 雁荡山获评省级地质公园。 |
2003年11月22日 | 雁荡山被国土资源部批为国家地质公园。 |
2005年2月12日 | 雁荡山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审,跻身“世界地质公园”行列。 |
2007年 | 温州市雁荡山风景名胜区被评定为国家AAAAA级景区。 |
2020年4月 | 雁荡山入选“2020中国避暑名山榜”。 |
2021年8月 | 浙江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被评为国家自然资源科普基地。 |
Copyright © 2023 河南好宜佳酒店管理有限公司www.snytrip.com版权所有